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后,在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挤压,目的是使染色更充分 |
B.无法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是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死亡 |
C.如果一个细胞的高尔基体不能发挥作用,则经过分裂后观察可以看到该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
D.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布等特点来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 |
下图表示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关系是(甲+乙)<(丙+丁) |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
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
科学家研究20℃时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它条件均适宜),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C.当小麦缺Mg2+时,b点将向右移动 |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
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 |
B.①中的能量转换成④中的能量 |
C.④中的能量完全转变成⑥中的能量 |
D.⑥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光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