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 A.34%、14% | B.22%、30% | C.14%、34% | D.20%、28% |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在饥饿(餐后4-5小时)时,4过程将会加强 |
|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 |
| 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减弱,则C液将会减少 |
| D.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含有葡萄糖的现象 |
图是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实验中,若测得的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a,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 |
| B.茎的背地性实验中,若测得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a,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在a~c |
| C.顶端优势现象中,若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a,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 |
| D.无论是根的向地性还是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
B.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
C.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
D.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一个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探究生长素浓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实验,实验所得数据如下,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 |
| B.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
| C.种子的浸泡时间和温度均是实验的无关变量,但是都能影响本实验的结果 |
| D.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生长素浓度在10-6-102g/l之间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 |
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 A.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
| B.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
| C.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
| D.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