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狼和兔的数量波动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中因不同区域的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 _结构。
(2)图甲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若图甲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农民为达成上述
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乙图中狼和兔数量波动情况,可发现二者在数量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狼和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
。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增加3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____________g。若蛇全部死亡,猫头鹰数量可能会____________。
(2)图乙中,t1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5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K值是__________条。
(3)下表是某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为不同的营养级,D为分解者。
分析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还是减少?____________。
某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花、黄花和红花三种,该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有人利用白花(甲)、白花(乙)、黄花和红花4个纯合品种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且已知基因对此性状的控制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1和基因2分别对应A、a和B、b中的一个,则基因1是____________,基因2是_____________。
(2)上述杂交实验中,实验一中用作黄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实验二中白花(甲)和实验三中白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实验二得到的F2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中纯合白花植株占全部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F2代中黄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花纯合子种子占___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三得到的F2代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理论上F3代花色表现型比例为白:黄:红=____________。
(5)将基因型不同的两株白花植株杂交,若F1代的花色只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用a、b、c、d表示)点。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个单位CO2。
(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__________ M_____________。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分别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_______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_______。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O2,放射性元素____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果蝇的眼型有棒眼与圆眼之分(用A、a表示),翅型有长翅与残翅之分(用B、b表示)。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的眼型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眼型和翅型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___。
(2)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
(3)让F1中的棒眼长翅雄果蝇与圆眼残翅雌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棒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
(4)某科研小组用同样的果蝇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其结果与上述结果不完全相同,其中F1中的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为5:2。请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左图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实验结果绘制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点。
②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C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______偏转。
③若此曲线与横轴相交于E点,则E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