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在《宣言》发布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
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
|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
| B.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
|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 |
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49—1956年 | B.1956—1966年 |
| C.1966—1976年 | D.1978—1988年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 C.一国两制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 |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 A.废除了旧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器 |
| B.规定工作人员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
| 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的政策 |
|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