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0月~次年5月

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1—4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
30
156
埃及
70
3503
中国
129
934
英国
241
963
印度
313
559
日本
336
3054
荷兰
432
1601
孟加拉国
910
1359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读图,在下列选项中,各港口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孟买、利马、高雄、横滨
B.斯德哥尔摩、汉堡、卡拉奇、圣彼得堡
C.马赛、瓦尔帕莱索、珀斯、新奥尔良
D.青岛、鹿特丹、开普敦、圣弗朗西斯科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1—2题。

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处新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