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13年10月12日8时世界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图中虚线是锋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差最可能是
| A.24 | B.9 | C.26 | D.14 |
此时,③地吹
|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此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 A.狂风暴雨 | B.晴朗少雨 | C.阴有降雨 | D.大风降温 |
张女士家住我国东部某县城,长期在江浙一带打工。今年暑期,张女士利用休假的机会,准备回家乡购买一套住宅。张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经过反复比较,最后选取其中四组,基本情况如下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四个楼盘中,“城市广场”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空气质量最好 | B.与高等院校相邻 |
| C.离火车站最近 | D.离市中心最近 |
城市中高楼林立,如果布局不当,容易导致“狭管效应”,特别是两楼间的狭窄通道,大风在“狭管效应”下可形成威力巨大的瞬时强风。材料中的四个楼盘,最容易由“狭管效应”造成强风的是
| A.金色家园 | B.湖滨花园 |
| C.城市广场 | D.东林山庄 |
.经过比较,张女士决定购买“城市广场”4楼的一套户型,可她上大学的女儿倩倩不同意,倩倩认为,该楼冬至日,20米以下即使中午,阳光也被相同高度的前楼遮挡了。据此推断,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大约是(注:tan60°="1." 732)
| A.26°34' N | B.21°34' N |
| C.6°34' N | D.36°34' N |
下图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甲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人口迁出大于人口的迁入 |
| B.甲地的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
| C.甲地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多 |
| D.甲地将不会出现明显的人口问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
| B.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
|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减少 |
读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 A.落叶阔叶林 | B.热带雨林 |
| C.高山灌丛草 | D.常绿松林 |
玉龙山山麓植被带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
③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
④河谷地带,地形闭塞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 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虚线和实线代表不同的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纬度 |
| C.季风环流 | D.海陆热力性质 |
若虚线代表吹偏西风,实线吹偏东风,则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时 | B.10时 |
| C.12时 | D.16时 |
读欧洲某地区地质分布图(图中砖块状岩石是白垩纪石灰岩),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 B.地表水丰富 |
| C.交通线修建制约因素小 | D.易受旱灾威胁 |
沿A-C作一剖面,地貌为
| A.背斜山 | B.向斜山 |
| C.背斜谷 | D.向斜谷 |
下列能较恰当地反映B处河床剖面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