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空白琼脂和含EDTA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

(1)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结论:                                          
(2)实验二: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Ca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Ca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的琼脂帽,含Ca2+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请作图辅助说明:                                                   
(3)实验结果:                                                   
(4)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Ca2+浓度影响。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请分析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既提高了产量,又有了安全保障。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上述过程涉及到的技术有_____________ (至少三个)。
(2)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产生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请举出一种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在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a过程细胞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时期的_____________细胞将发育成幼体的各种组织。
(5)③到⑥体现了_____________。要实现⑥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①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
(6)在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中,源自不同生物的DNA之所以能够重组的原因是:;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都能成功表达出相同的产物,其原因是:

图甲表示在相对封闭的大棚内,番茄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图乙丙表示在晴朗夏季,将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番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分析:

(1)图甲中C点代表上午10:00,E点代表中午12:00。C~E时间段中,该植物吸收的CO2量约为mg
(2)图中如果在C、F时刻,植株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F两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3)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2+,则图甲中J点向_____ (上或下)移动,G点向____(左或右)移动。
(4)影响BC段变缓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5)当罩内的CO2浓度位于图乙中B点时,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用下面的图
表示。

(6)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并说明理由。

人类需要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


(1)人类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的DNA序列。若单眼皮基因的一个片段(如图所示)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一异亮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撷氨酸一”(已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A-T缺失,则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该种变异属于
(2)某校同学在进行人群中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某小学的一名三年级男生患一种先天性遗传病。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和祖母都是该病患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该病。这位患病的姑姑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其余家族成员均无该病,表型正常。①请根据这个男孩及其相关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用下面给定的图例,在方框中绘制出该病的遗传系谱图。

②该患病男孩长大后,若与无该病的女孩结婚,则生育的男孩仍患该病的可能性是___。

Ⅰ.下面是有关生物的调节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神经信号在X处和Y处传导(传递)的区别是:在X处以,在Y处以;在Y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在X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Y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前相同,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了的功能;X处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2)如果图1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分泌物a代表某种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进某腺体分泌激素b的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则细胞甲是细胞,激素b是
(3)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棉纤维的产生,图2为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棉纤维既长又多)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则图中丙表示棉花。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细胞内的转录过程。请设计实验验证这种作用机制。
①实验材料: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RNA测量装置。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实验思路: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
第二步:A瓶不做处理,B瓶加入
第三步:将A、B培养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
第四步:测定A、B培养瓶细胞中的含量,做好记录。
④实验结论:略。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Ⅱ. 正常人血浆PH为;抗体的作用机理:
现天气已转冷,米中学生起早床时常出现全身颤抖:写出此反射弧:

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苐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结果发现,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 (与预测结果不相符)。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2)实验步骤③必须获得线粒体而不进一步离心获取线粒体基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线粒体必须保持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⑤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4)经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后,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在实验过程中,空气中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够大,而被检测剂检测到C02呢?为了排除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们如何解决?”你认为改进的措施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