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按照图1方式取得的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mg/L的A溶液为促进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 |
B.避光培养可以增加切段中生长素浓度 |
C.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 |
D.浓度为0.1mg/L时的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重复实验查找原因 |
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Y | B.18+XX | C.18+XX或YY | D.18+XX或XY |
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导致()
A.遗传性状改变 | B.遗传密码改变 |
C.遗传信息改变 | D.遗传规律改变 |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突变是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 B.选择 | C.生殖隔离 | D.物种分化 |
小麦抗锈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易倒伏(D)对抗倒伏(d)为显性。Tt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d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抗病但易倒伏纯种和易染病抗倒伏的纯种品种杂交,来培育既抗病又抗倒伏的高产品种。请回答:
(1)F2代中,选种的数量大约占F2的()
A. B.
C.
D.
(2)抗病又抗倒伏个体中,理想基因型是()
A.DT B.Dt C.ddTT D.Ddtt
(3)F2代中理想基因型应占()
A. B.
C.
D.
(4)F2代选种后,下一步应()
A.杂交 B.测交 C.自交 D.回交
(1998年上海高考题)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2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 D.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