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会影响人体的血糖调节功能
B.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装配与核仁有关
C.蛋白质在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加工
D.一些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来治疗疾病,说明人和细菌的核糖体结构有区别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前,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再吸取样液
B.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地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一两次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不能带有芽
D.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浸润在0.5g/mL的谎糖溶液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
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 (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 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实验组细胞在15h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快
C.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

(7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50%分裂期细胞被标记且在增加;D:50%分裂期细胞被标记且在减少: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试回答:

(1)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______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是___________,标记的时期是_________。
(2)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3)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卜三种变化:①继续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以下几种特殊细胞的分裂属于哪一类型?(填序号)癌细胞_____;效应T细胞_____;记忆B细胞_____。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⑴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⑵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⑶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⑷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