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 ![]() |
B.胚芽鞘尖端![]() ![]() |
C.雌蛾![]() ![]() |
D.小肠黏膜![]() ![]() |
2008年奋战在汶川大地震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
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具体内环境相同 |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
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
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吋,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人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世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
D.奋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