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坐标图,当光合作用相关因素改变后,a、b、c点的移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植物体缺Mg,则对应的b点将向左移。 |
B.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则 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对应的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 |
C.若原曲线代表阳生植物,则阴生植物对应的a点、b点、c点将分别向上移、左移、左移。 |
D.若实验时将光照由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则b点将向左移 |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
B.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
C.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