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
、
、
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
和
关于
对称,
点位于
上,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 |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 ![]() |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则在物体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
A.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
B.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
C.物体的动能减少了 ![]() |
D.物体的机械能损失了 ![]() |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方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F>μ(2m+M)g B.F>2μ(m+M)g
C.F>μ(m+2M)g D.F>2μmg
如图所示,两个宽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台球框固定在水平面上,从两个框的长边上不同位置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射出相同小球A和B,A距离左边框较远。设球与框边碰撞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碰撞时间不计,方向与边框的夹角相同,忽略摩擦阻力。则两球第一次回到最初出发的长边的先后顺序是
A.A球先回到出发长边 |
B.B球先回到出发长边 |
C.两球同时回到出发长边 |
D.因两框长度不知,故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
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忽略空气阻力。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A.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B.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1
C.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3
D.球1和球2运动时的加速度之比为1∶2
如图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转/秒,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