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 |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 |
C.有力的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
D.独尊儒术,拒绝接受儒家思想以外其他所有思想派别的思想 |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 B.改善政府形象 | C.改善劳资关系 | D.缓和社会矛盾 |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为实现上述想法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有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世界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欧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D.现代科技的发展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该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 B.世界新格局形成 |
C.多极化趋势出现 | D.区域集团化发展 |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马歇尔计划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关贸总协定 | D.杜鲁门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