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 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 |
| 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 | 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 B.娱乐大众 |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 A.洋务企业 | B.民族资本企业 |
| C.外国资本企业 | D.官僚资本企业 |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
|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