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禅让制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武帝以后 | B.西汉初期 |
C.北宋初期 | D.明朝初期 |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 B.以“孝道”治天下 |
C.赋役制度的变化 | D.皇帝制度的形成 |
2008年月2月15日清晨,海峡两岸正式启动直邮、直航等,两岸人员交流与交往之路进入了“畅通无阻”新时代。自1949年台湾再度与大陆分离后,首次提出“两岸三通”构想,标志对台政策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重大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C.“九二共识”的达成 |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一国两制”是我国祖国和平统一制度的创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②首先在收回香港和澳门两地的主权上获得成功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是新时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方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