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 B.法家、墨家 | C.儒家、法家 | D.道家、儒家 |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句话出自
A.《论语》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南方日报》刊文:“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存天理,灭人欲 | D.经世致用 |
2011年2月19日由安徽省道教协会主办的“辛卯年纪念道祖老子诞辰朝圣大典”在涡县天静宫举行。下列言论出自“道祖老子”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
C.“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国学热到影视圈,四版孔子闹虎年。其中周润发版《孔子》便曾引发热议:“周润发没有读过《论语》、江湖气太重……”但当剧照曝光后,这些争议之声随之渐淡,因为周润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众认可的形象。这个形象应该是( )
A.“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 | B.“专制君主的参谋” |
C.“劳苦大众的代表” | D.“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