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 A.西方的殖民扩张 |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
| C.正常的文化交流 | D.宗教思想传播 |
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
|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
|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
|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
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 )
|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
|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
|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区→印度 |
|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
“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
|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
| C.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
|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
|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
|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
|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
“至宋代,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
| B.政府采取一定措施保护商人利益 |
| C.国家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
| D.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