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所示图象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 A.饱和Ca(OH)2溶液升温 |
| B.镁在空气中燃烧 |
| C.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过量 |
| D.等质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
|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 |
| D.点燃棉花和羊毛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
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 + 8HCl + 4Zn = 4ZnCl2+ 3H2O + 2As + H2↑,则砒霜(R)的化学式为
| A.As2O2 | B.As2O | C.AsO | D.As2O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 B.通入二氧化碳的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
| C.为了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处理硬水 |
| D.配制100 g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关于碳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5 B 硼 10.81 |
碳 |
7 N 氮 14.01 |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
C.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60是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 C.石油气经压缩后存放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