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继2010年提出“国民收入倍增”、2011年提出“民富优先”后,2012年进一步提出“收入分配改革到了该作决断的时候。真正的富,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富。”这表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社会意识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价值取向决定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 )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今日西方教育家断言:"不提高就死亡。"这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事物是运动的,学习无止境
C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1)(3)(4) B(2)(3)(4) C(1)(2)(3) D(1)(2)(4)

<<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由穷到变,由变到通,由通到久
B事物矛盾发展到了尽头,就必然发生变化,以解决矛盾,这样,变化后的事物又顺利地向前发展,不断解决矛盾,事物就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因而可以长久地发展下去
C事物由穷到变,到通,到久,无限地发展下去 D穷则思变,变则思通,通则思久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意味着()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