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新民晚报》报道,最近五年来,随着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海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8%,旅游支出年均增长37.3%。这主要说明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 B.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
C.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 |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和前几年不同,如今走进商场,我们便可以看见:许多带有绿色食品标签的奶粉、蔬菜、肉食;家用电器中有许多无氟冰箱、超静音空调……商场的这一变化( )
①其核心在于促进人们的可持续消费②可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③要求对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④可引导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老王一家在出行时,本想坐京沪高速火车前往,但考虑京沪动卧票价较高,就选择了乘飞机去上海。这说明()
①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商品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③当某种商品价格较贵时,人们可以用替代品满足自己的需求
④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必然会使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使()
A.出口商品的获益增加 | B.同样数量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更少 |
C.来华购物的外国游客增多 | D.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的商品更多 |
某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这意味着企业在同一时间生产产品数量_____ ,单位商品价值量_____。()
A.增加2倍不变 | B.增加2倍减少1/2 |
C.增加2倍增加2倍 | D.减少2倍不变 |
“商品-货币”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这段话表明()
A.所有的商品生产必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
B.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如果卖不出去,使用价值就白费了 |
C.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用商品换回货币,如果商品不能成功交换,商品生产者就可能亏本甚至破产 |
D.只有商品变为货币,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