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对遗传学有浓厚的兴趣,他模拟孟德尔的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都是高茎植株。他随后用F1进行了实验2,发现子二代(F2)中,高茎植株约为矮茎植株的三倍。实验2所采用的方法是( )
A.正交实验 | B.反交实验 | C.自交实验 | D.测交实验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
C.在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
B.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
C.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处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
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
B.绵羊数量达到K/2值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 |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 |
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
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
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
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 |
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