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一调节光圈一移动标本一转动细准焦螺旋 |
| D.若使物象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
|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A.过敏性鼻炎 | B.血友病 | C.艾滋病 | D.系统性红班狼疮 |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
|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
|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
|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
右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
|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
|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
|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
| A.cde | B.abcde | C.abc | D.b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