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别为( )
A.55%、45%、45%、55% B.42.5%、32.5%、45%、55%
C.55%、45%、55%、45% D.42.5%、32.5%、55%、4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60%,40% |
B.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可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D.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运用不同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
B.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
C.培育无子西瓜利用的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
D.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六倍体、三倍体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
B.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遗传病 |
C.先天愚型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
D.遗传病分为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两类 |
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
C.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变大 |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对一只生活在水稻田里的青蛙而言,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
A.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加上水稻田里其他生物 |
B.非生物因素的总和 |
C.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因素 |
D.水稻田里的水稻、稗草等植物及各种昆虫、蛇等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