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
图①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③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C)/ b2链的(T+A+G)="1"
B.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C.由图②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可能合成黑色素
D.若图③中的1个b基因在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时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将不能合成物质乙
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6%,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A.18%、26% | B.28%、22% | C.26%、18% | D.44%、8% |
下列关于DNA或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 |
C.可利用DNA做亲子鉴定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特点,人类男女性别比例是1: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
A.减数分裂过程中 | B.受精作用过程中 |
C.囊胚形成过程中 | D.原肠胚形成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