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作出判断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检测/观察对象
试剂/染色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正常人尿液中葡萄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
生成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劣质奶粉鉴定
双缩脲试剂
呈现蓝紫色或近蓝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在染色之前,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用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实验①中需用到50%的酒精,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4)鉴定葡萄糖时,使用斐林试剂,要求____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
(5)双缩脲试剂使用时,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个小麦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如果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其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第一是常规的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操作步骤是:
①第一步:将两个亲本获得F1
②第二步:F1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种。
③第三步:在F2中选择类型的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植株;依此类推,不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为止。
(2)第二是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是,其原理是,简要说明培育过程如下:
①杂交得子一代基因型为,将子一代的花药进行,得小麦单倍体基因型(4种)为
②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植物;
③长成植株后,选基因型和表现型为植株,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种。

下图是某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图中Ⅲ-7是杂合体的可能性是,患病机率是
(2)图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 _,原因是________
(3)若图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__

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A的名称是,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2)细胞B的名称是,该细胞内DNA的含量是
(3)曲线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
(4)细胞C的名称是,该细胞中有个四分体,最终形成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

下图示意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回答:

(1)转录的模板是[ ]中的一条链,该链的相应段碱基顺序是。转录需要的酶是
(2)翻译的场所是[ ],翻译的模板是[ ],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 ],翻译后的产物是
(3)③上有个密码子,能翻译出个氨基酸。

下图是细胞内某种化合物的组成示意图,已知图中b表示五碳糖,c表示碱基。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f具有双螺旋结构,那么b为___________,c的种类包括_________。(填写文字)
(2)如果f是单链结构,那么e是______________,e的种类有______种,其种类是由______决定的。
(3)组成f的元素a包括______________,组成b的化学元素包括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