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
A.西周分封制 | B.西周宗法制 |
C.唐朝三省六部制 | D.清朝军机处 |
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清廷此举的目的是
A.宣传中体西用 | B.为洋务运动张目 |
C.改良科举制度 | D.抵制维新变法 |
某文献中有这样的描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据此判断,该描述最可能出自
A.《论语》 | B.《墨子》 | C.《韩非子》 | D.《庄子》 |
《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孔子
A.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 | B.重视教化使人向善 |
C.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 D.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 |
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写到:“在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这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狄德罗所说的“大家”是
A.封建势力 | B.资产阶级 | C.巴黎市民 | D.法国王室 |
“一些思想家仍是传统的基督徒,而有些人渐渐成为无神论者。”这一现象发生在
A.古代希腊 | B.文艺复兴时期 | C.宗教改革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