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的理由可能是( )
| 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 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
|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
|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美国拥有二战后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
| B.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
| C.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
| D.由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B.宣布实行多党制 |
|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 D.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是指赫鲁晓夫
| A.打破了对斯大林的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
|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
| C.改革冲击但最终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不了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农民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 B.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
| C.部分国有企业采用租让制和租借制 |
| D.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 |
|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
|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
|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