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E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         ,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a变红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         
③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
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短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由B、D形成的BD32离子中,其VSEPR模型名称是,离子的中心原子采用杂化。
(3)已知由A、C、D三种元素按照4:2:3的原子个数比可形成某离子化合物,常温下测得该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5,则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4)D、E和钡三种元素构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纳米级的EO2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催化剂,实验室往往通过ECl4在大量水中加热水解制得EO2·x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共12分)
醛类是重要的有机物。
47.松柏醇臭氧化反应生成的B含有醛基。

写出结构简式:B;A
48.已知:
②醛甲+醛乙醇+羧酸(歧化反应,简单的醛被氧化)
醛基旁边的碳原子上的H原子叫α-H原子,比较活泼。制备季戊四醇的反应“流程”如下:

(1)写结构简式:D;季戊四醇
(2)月桂酸季戊四醇酯[C12H25COOCH2C(CH2OH)3]是一种优良的中性洗涤剂, 试简述其可做洗涤剂的结构原因
(3)实际生产中甲醛过量,原因是
49.酯交换反应是指:酯+醇(酚)→新酯+新醇(酚)。松柏醇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以下特点:
①有邻位的2个取代基;②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③发生分子内的酯交换反应,生成有六元环的内酯和甲醇,则该内酯的结构简式为
50.环己酮中α-H也比较活泼,能发生以下反应:
则E的结构简式为

(本题共10分)
煤焦油中含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是用煤焦油制备均三溴苯的流程。

42.操作①的名称是;试剂①是;反应②中,NaHS作剂。
43.均三溴苯的系统命名为
44.不用硝基苯直接溴化制取均三溴苯,理由是。指出苯胺比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的二个事实
45.苯胺是微溶于水的液体,呈弱碱性。若苯胺中含少量的苯和硝基苯,简述提纯步骤
46.氨基与羟基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则苯胺与醋酸酐[(CH3CO)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除了生成CH3COOH外,
生成的另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本题共12分)
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8.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_____(选填编号)来制取氨气。
a.烧碱b.生石灰 c.氯化铵
检验氨气易溶于水的简单操作是:收集一试管氨气,
39.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和足量的CO2,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过滤后,使余液尽可能析出较多NH4Cl晶体的方法是:再通入足量的NH3、冷却并加入
侯德榜制碱法(联合氨碱法)的CO2来自_____(选填编号)。
a.石灰石煅烧
b.含碳物质燃烧
c.合成氨厂的副产品
40.往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先有沉淀析出,后沉淀溶解溶液呈深(绛)蓝色,有[Cu(NH3)4]2+生成。往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淡蓝色。颜色变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溶液变稀;②[Cu(NH3)4]2++4H+Cu2+ + 4NH4+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溶液变浅的主要原因
4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1)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实验前,烧杯中盛有200mL 1.000 mol/L NaOH溶液,实验后将烧杯中溶液蒸干,再将所得固体加热至恒重,得到固体10.9g,则该固体含NaOHg。

(本题共12分)磷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28.有关白磷(P4)的叙述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易溶于CS2b.易自燃c.分子中有4个P-P键
P4在过量的热NaOH溶液中会生成PH3气体和NaH2PO2(次磷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该反应可推知H3PO2元酸。用NaH2PO2来验证次磷酸是弱酸,还需要的物质是
29.NaH2PO2可在酸性条件下与Ni2+作用进行“化学镀镍”(如在木材表面生成一层Ni-P合金),反应中磷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选填编号)。
a.升高b.降低c.既升高又降低
30.25℃时,HF的Ki =" 3.6×10" – 4
H3PO4Ki1=" 7.5×10" -3,Ki2=" 6.2×10" -8,Ki3=" 2.2×10" -13
则以下表述错误的是(选填编号)。
a.0.1mol/L的H3PO4溶液,c(H+)>0.1mol/L
b.NaF和H3PO4反应生成NaH2PO4
c.0.1mol/L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3PO4>Na2HPO4>NaF>NaH2PO4
31.Ag3PO4是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试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其溶于稀硝酸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