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V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另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
B.![]() |
C.![]() |
D.![]() |
有甲、乙、丙三种试液,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泡,最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丙又产生白色沉淀,则甲、乙、丙依次是
A.K2CO3、HCl、CaCl2 | B.Na2CO3、HNO3、MgSO4 |
C.Na2CO3、HCl、Ba(NO3)2 | D.H2SO4、Na2CO3、AgNO3 |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露置会立刻被空气氧化成过氧化钠 |
B.钠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C.钠与钠离子都具有强的还原性 |
D.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与氢离子的反应 |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 + 2H2S + O2 = 2Ag2S + 2H2O,其中H2S
A.是氧化剂 |
B.是还原剂 |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向一定量的 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比较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NaHCO3>Na2CO3 |
B.还原性:I->Br->Cl->F- |
C.氧化性:F2> Cl2 > Br2>I2 |
D.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互滴时两种操作现象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