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我国某地(40°N)屋内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情况以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二分二至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右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地球从C公转到D处的过程中,该地的昼长如何变化?                             
(4)地球公转到图中(填字母)        位置时,正午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当该地正午阳光射进窗子时,北京时间为13点,求出该地所在经度是                      
(5)从B公转到C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会怎样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________,主要物质成分是含铁镁的________盐。
(4)地震波C、D传播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下同)。
(3)图中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5)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读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
(4)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5)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

(8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引起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2)简述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3分)
(3)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请回答: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2分)

(12分)2010年11月1日中国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已经拉开帷幕,新的数据将揭示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回答下列问题。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表2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表示增强,-表示减弱)

人均
GDP
产业
结构
新增
岗位
市场化
水平
迁移
距离
基础
设施
前一年
移民
++


++



(1)根据表1中数据,说明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试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读“表2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其中呈负相关的因素有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解释表2中发生的变化。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增强说明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什么特征,此类迁移人口在城市聚居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