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京时间为10点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月 日前后,南半球正值 季。A地再过 小时进入午夜。
(2)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B地相同的纬线是 。
(3)此日,C点昼长为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 点
(4)E地所在经线为 ,由D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向 (南或北)偏转。
(5)分别写出此时D、F二点的太阳高度。D F
(6)这一天厦门直立物体正午影子朝向是 。
读下图“世界水稻、小麦主要产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_ (温度带)地区。
(2)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A______、B______、C______的降水丰富的地区。
(3)这些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该地区农业虽然单产高,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农产品的____________低。
(5)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读“武汉市图”回答问题。
(1)武汉是江和江的汇合处,)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运的
或和处。
(2)该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
(3)该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4)从能源上看,武汉距我国目前建成的最大水电站较近,充足的电能提供了动力保证。
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单项选择)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4)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
和 等。
(5)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B。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大约高出度。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读下面二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32分)
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自转造成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_________千米。
(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泉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天正午时分,泉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相似。
(4)如图2.1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
A.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