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完成下题。图中①处景观以荒漠为主,②处景观以草原为主。这种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我国东部自南往北,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上发生了变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 B.洋流 | C.地形 | D.季风 |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
A.早出晚归 | B.逐水而迁 | C.季节性迁移 | D.安土重迁 |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该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20-22题。
国家 |
指数 |
国家 |
指数 |
越南 |
3.6 |
南非 |
0.9 |
斯里兰卡 |
4.3 |
委内瑞拉 |
0.9 |
尼泊尔 |
4.0 |
古巴 |
1.0 |
朝鲜 |
3.8 |
乌拉圭 |
1.0 |
以上国家中人口生育意愿与我国传统人口文化相似的是
A.朝鲜、古巴、越南 | B.越南、尼泊尔、朝鲜 |
C.尼泊尔、越南、乌拉圭 | D.南非、委内瑞拉、斯里兰卡 |
下列因素对人口出生率影响最大的是
A.气候条件 | B.地形条件 | C.宗教信仰 | D.水源条件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由于受宗教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
B.发展中国家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
C.“重男轻女”的思想与“水稻种植业”有关 |
D.“重男轻女”的思想与纬度位置有关 |
环境移民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因洪涝、干旱、泥石流、滑坡和地震等灾害性环境事件导致的环境移民称为“环境灾害移民”;因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称为“生态移民”;因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环境移民称为“环境污染移民”。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8-19题。下列省区中,可能分布有生态移民的是:
①新疆②内蒙古③陕西④江西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环境移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西南地区可能会出现环境灾害移民
②我国环境污染移民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生态移民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
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不会出现环境移民
④“孔雀东南飞”属于生态移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该图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
引发图中所示人口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 | B.环境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文化因素 |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15题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 B.③④ | C.④⑤ | D.②⑤ |
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 | B.墨西哥、中国 |
C.墨西哥、美国 | D.美国、澳大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