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
A.人口一直在增长 | B.目前人口压力较大 |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D.人口只有迁入没有迁出 |
根据图乙信息推断,M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符合图甲中的( )
A.甲线 | B.乙线 | C.丙线 | D.丁线 |
读图,完成下题。
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 B.3月21日15:20 |
C.9月23日3:20 | D.9月23日15:20 |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a | B.b |
C.e | D.d |
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正值夏季 |
B.b地昼短夜长 |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
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西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据此回答下题。
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据此回答下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A.是形成地球海洋潮汐现象最重要的天体 |
B.是地球惟一的能量来源 |
C.促水进水循环的形成,甚至还与岩石风化有关 |
D.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具有能量集中、容易收集的优点 |
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图,气温在10℃时。
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15℃ | B.25℃ | C.30℃ | D.35℃ |
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 B.25℃ | C.15℃ | D.5℃ |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