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引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本文论及的核心思想是( )
A.建立保障民主的共和政体 |
B.应该把集中的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分 |
C.分权制衡 |
D.反对滥用权力 |
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于伯里克利时代之前 | B.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 |
C.其著作中,《国家篇》影响最大 | D.曾经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 |
古希腊哲学的三位最具影响的思想家是()
①苏格拉底②柏拉图③亚里士多德④黑格尔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A.“仁”的主张太柔弱,不适应当时的战争需要 |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
C.当时社会紧张,没有处理好与各国国君的关系 |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 |
C.被韩非子所集大成并为秦始皇实践 |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 |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