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封建论》曾提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下列对于秦郡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
| B.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 C.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 |
| D.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
“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耆英对某条约的说明:“其英国及属国逃民逃兵若潜进内地中国,也一律送交英国近地理事官领回”。据材料,英国通过该条约在中国取得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 B.领事裁判权 |
| C.驻军权 | D.外交豁免权 |
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材料体现了军机处的特点是
| A.人员精干 | B.机构简单 | C.办事效率高 | D.保密性强 |
《□史·地理志·序》谓:“……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材料中“□”内应填写
| A.宋 | B.元 | C.明 | D.清 |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材料说明科举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
| C.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 D.提高了行政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