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教授指出:“所谓‘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在建国之初,虽然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多边外交活动,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范围有限,影响也不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 B.中国的综合国力有限 |
C.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恶劣 | D.中国受“左”倾思潮影响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
A.大规模直接救济 |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
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因为( )
A.国民经济的调整 | B.“一五计划”的完成 |
C.土地改革的完成 | 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
下面的示意图说明,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失业人数迅速下降,这说明( )
A.建立法西斯专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好办法 |
B.德国纳粹党疯狂屠杀失业者,使之人数大为减少 |
C.希特勒瞒报失业人数,进行欺骗宣传 |
D.建立法西斯专政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 |
恭亲王奕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
A.主张“全盘西化” |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
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