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
B.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
2011年2月,德国和法国提出对欧元区经济政策进行监督的计划,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就此计划出现重大分歧,该计划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争论,包括废止薪资指数化和协调欧元区企业税率。这说明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充满了曲折
②欧盟仅是对欧洲经济问题进行协调的组织
③各国在经济事务中都有发言权,反映了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欧洲各国的合作正在积极进行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拿破仑说:“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盛顿军事指挥能力及治国能力不如拿破仑 |
B.法国需要仿照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
C.拿破仑为封建专制制度辩护,违背了历史潮流,是一种逆行倒退 |
D.法国拿破仑独裁专制和美国华盛顿维护民主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
康德说:“Saper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其中“Sapere aude!”的含义可能是
A.“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C.“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D.“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并得到幸福” |
1966年戴高乐在访苏期间,曾经由衷地对勃烈日涅夫表示,“有你们帮助我们抵抗美国的压力,我们很高兴”。但是他发现苏联领袖趾高气扬时,便话锋一转,“当然我们也很高兴有美国来帮助我们抵抗苏联的压力”。戴高乐说这些话的背景不包括
A.世界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下 | B.欧洲已经开始一体化进程 |
C.欧共体的成立让法国有了抗拒美苏的勇气 | D.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 |
“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