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
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 B.对抗原的处理、识别、传递
C.对抗原的传递、处理、识别 D.对抗原的识别、处理、传递
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
在一个种群中,开始时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AA为25%、Aa为50%、aa为25%,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两种基因型的个体。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
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Aa也在下降
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图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