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 |
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下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 )
A.甲=丙>乙 | B.甲>丙>乙 |
C.丙>甲>乙 | D.乙>甲=丙 |
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
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
基因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
临床表现 |
A |
第14号 |
β-肌球蛋白重链 |
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
B |
第11号 |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
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
C |
第1号 |
肌钙蛋白T2 |
轻度肥厚,易猝死 |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的三对基因遵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发病较早且易猝死的个体含有的显性基因为A和C
C.如果在个体发育过程敲除了C基因,对易猝死的肥厚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D.A、B和C三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存在的位置不同
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
B.III—1基因型为XA1 Y的概率是1/4 |
C.III—2基因型为XA1 X A2的概率是1/8 |
D.IV—1基因型为XA1 X A1概率是1/8 |
如图所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 |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