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变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和无氧均是自变量 |
B.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置一个自变量,其余因素要保持相同 |
C.无关变量是指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是因变量 |
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
B.曲线b表示糖尿病人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
C.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 |
D.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
有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蝌蚪常用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温水处理了10分钟的原来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等。设计了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变化。见下表
玻璃缸编号 |
蝌蚪数 |
常用饲料 |
甲状腺激素 |
50℃ 10 min 处理的甲状腺激素 |
甲 |
20 |
√ |
||
乙 |
20 |
√ |
√ |
|
丙 |
20 |
√ |
√ |
观察蝌蚪完成发育所需的天数,下列预期及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现象:若乙=丙<甲,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不变
B.现象:若甲=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失去活性
C.现象:若甲>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降低
D.现象:若甲>乙>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升高
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激素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A、B两种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B的变化对A的分泌有影响
D.B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靶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
B.B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A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
C.若A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B有关,也可能与A有关 |
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⑥⑦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Ⅵ、Ⅶ过程培育出⑦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法 |
C.过程Ⅰ和Ⅱ所采用的方法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
D.只有培育品种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秋水仙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