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及抗体)和记忆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__________,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I.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时,会分泌肾上腺素,它能让人心
跳、呼吸加快。肾上腺素还可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人在紧张时,会分泌肾上腺素,这一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调节。人的呼吸是通过神经调节的,肾上腺素能使呼吸加快,是因为相关神经上有肾上腺素的受体,据此推测肾上腺素受体应该分布在神经细胞的____。说明肾上腺素与某种物质功能相似,这种物质是____。
(2)从上题中可以看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是:①____;②____。
(3)青霉素过敏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是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发挥作用后造成的。注射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这是因为皮试可以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可以检测出受试者体内是否具有______。
II.伤寒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每年在全球造成约20万入死亡。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伤寒沙门菌,我们需要在实验室对这种细菌进行培养。在对这种细菌进行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伤寒沙门菌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注意的环境条件是___ _、_ ___和__等。
(2)为了确定伤寒病疑似患者是否携带伤寒沙门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有__和________等方法。
(I2分)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I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
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l~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 20 mmol/L、60 mmol/L、100 mmol/L、140 mmol/L的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的0.1 mmol/LSpd。
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NaCl浓度为0时,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是____umol/m2.s。
(2)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____。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用100 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____。
(3)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导致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____,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____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4)实验结论:________。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0C)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1)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0C时该植物能否生长?。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3)每天交替进行6小时光照、18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为什么?。
(4)根据表中数据给出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分,共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 mol/L、__________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芽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③实验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