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
探究主题 |
实验试剂 |
预期实验结果 |
结论 |
A |
某“色拉油”是否含有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被检测液体出现橘红色 |
不含有脂肪,但可能含有固醇 |
B |
某“早餐奶”是否含有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被检测液体出现砖红色 |
含有蛋白质,但含量少于淀粉 |
C |
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 |
碘液 |
被检测液体出现蓝色 |
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 |
D |
某“无糖”无色饮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
被检测液体出现砖红色 |
一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
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 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
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
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
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
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 |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
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
B.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识别抗原 |
C.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都形成效应细胞,分泌抗体 |
D.能与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可使其作用增强 |
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