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uSO4溶液 |
稀H2SO4 |
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NaCl |
MgCl2 |
加入饱和NaCl溶液 |
C |
Cu粉 |
Fe粉 |
用磁铁吸出 |
D |
Na2CO3粉末 |
NaHCO3粉末 |
加热 |
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铁粉 ②四氧化三铁 ③氧化铁 ④氧化亚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①④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石蕊试液后,丙中石蕊试液会变红 |
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
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
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
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