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课题组近日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比空气还轻,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如图).气凝胶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内部有无数个孔隙,充斥空气,故而得名.它也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气凝胶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
| B.气凝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 C.气凝胶是一种化合物 |
| D.气凝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见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
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
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
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 B. |
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
| C. |
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
| D. |
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
A.C→COB.H2O2→O2
C.BaCl2→Ba(OH)2D.NaCl→NaNO3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过程 |
|
A |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
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 |
|
B |
浓盐酸的挥发性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有白雾产生 |
|
C |
鉴定某溶液是氯化铁溶液 |
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
D |
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 |
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