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4月6日至8日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本次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指明了亚洲发展方向,把准了亚洲发展脉搏,有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说明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人们积极主动参与的结果
②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的客观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的信仰是:“看准国家需要什么,然后尽力去做。”“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是其在科学探索道路上永不停歇的真实写照。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了“包容牲增长”概念。“包容性增长”不仅仅是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而且还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向全社会倡导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理念。“包容性增长”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要坚持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②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坚持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促进作用
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上述论述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他遇到小事的时候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最后,他抓住了参天大树。”《士兵突击》中连长高诚对士兵许三多的这句评价,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④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