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梦”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中国家用汽车的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3年1月23日发布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称 ,“2012年中国已经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5年后私人汽车保有量会翻一番”。家用汽车销量的猛增,带动了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2010年,中国汽车的产量超过1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同时,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节能环保汽车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竞争在汽车制造企业之间已经激烈地展开。方兴未艾的汽车消费带动了与汽车有关的广告、保险、金融、维护等行业的兴起与繁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诚信经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在家电“以旧换新”上成绩喜人。截至2011年4月15日,浙江省总共回收旧家电543.71万台,销售新家电达到197.01亿元。为广泛宣传和推广“以旧换新”政策,更好地提振内需,推动家电产业健康发展,从2011年第二季度开始,浙江计划在该省范围内开展“家电百镇社区巡展”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实惠。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浙江省“以旧换新”政策的经济意义。
家电的“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有人认为,财政政策在浙江省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请对此作简要评析

材料一: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6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近30万,加上约150万往届待就业毕业生,2011年毕业生就业人数有望达到历史最高值,同时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劳动者该如何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2011年1月,海尔集团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协议,联手制定智能家电标准,致力于生产“电网友好化”家电。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U-home本部企划部经理朱旬称:“集团是把智能家电列为长期发展战略的。”海尔U—home本部有200多人的团队,每年投入研发、运营资金就有3亿多元。
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中品种最全、规模最大,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成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2010年,海尔集团智能家电销售额为5亿多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海尔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材料一:我国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89%,而发达国家为70%以上。但目前清费市场低迷,而储蓄总体却持续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妨碍启动消费的因素之一就是,我国现在虽然告别了短缺经济,但属于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消费者反映用不着的商品满街都是,要想买的商品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起。
材料二:“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是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一种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截至2010年6月20日,家电下乡共计销售6 819万台(件),补贴汽车298万辆、摩托车795万辆,已发放补贴资金307亿元。从一年多全国实施效果看来,充分发挥了改善民生、拉动消费带动生产、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的作用。有上亿户农民受益,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结合材料一简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8分)
结合材料二分析“家电下乡”的现实经济意义。(6分)

2010年7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强调,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53.2%上升至54.2%,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居民储户调查显示,二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0.3%,比上季度上升4.7个百分点。
简要说明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
“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并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