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梦”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中国家用汽车的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3年1月23日发布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称 ,“2012年中国已经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5年后私人汽车保有量会翻一番”。家用汽车销量的猛增,带动了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2010年,中国汽车的产量超过1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同时,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节能环保汽车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竞争在汽车制造企业之间已经激烈地展开。方兴未艾的汽车消费带动了与汽车有关的广告、保险、金融、维护等行业的兴起与繁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诚信经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中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材料二: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他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寥寥数语,掷地有声。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习总书记强调“莫以百姓可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90后”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随时尚、追求个性,标榜“我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他们追求和享受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他们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2)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消费心理?
(2)谈谈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

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拥有节能、环保等好处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虽然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但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
(2)简要概括新能源汽车价格变动对汽车生产者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绝不能绕过普通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3)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知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发现,我国230万个村庄中,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左右减少到如今的2000多个。江西历史文化悠久,古村落遍布江西各地,著名的就有安义古村、婺源古村、乐安流坑古村、兴国县三僚村等,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些古村也在慢慢的衰落。
材料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保住了这些古村落就可能保住了凝结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保住了传统民俗民风的“活态体现”。
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压箱底”的宝贝。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千万不要在我们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材料二: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4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1)联系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对古村落进行保护。
(2)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意见》提出,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这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