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900万辆, 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产销王国”。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必将迎来更新换代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 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
| C.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D.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这说明
| A.正确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
|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
|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
|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要求,要把领导干部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努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这一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 B.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
|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D.重视量的积累 |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经过数轮的谈判终于建成,它将进一步改善经贸关系,消除贸易壁垒。从哲学上看,这符合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促进发展 |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 C.外因有时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识具有反复性 | B.认识具有条件性 |
| C.认识具有无限性 |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