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些企业曾辉煌一时,为何最终仍如流星般陨落?一些企业步步壮大,即便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为何也能逆势上扬?那些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有哪些规律可循?前不久,记者代表我们来到山东诸城,走进一个优秀的民族企业——新郎希努尔。
视点一:退伍炊事兵,大胆做“新郎”。困难时想办法,逆境中不放弃,有了好机遇果断抓住……成功企业家们的身上,都有着类似特质。而这在新郎希努尔集团创建者退伍炊事兵出身的王桂波身上,表现得尤为典型。
视点二:自建销售终端 ,售后与众不同。在营销体系创新上,近千家独立的品牌专卖店是新郎希努尔营销体系创新的硕果,为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在服务创新上,“终生免费干洗”是新郎希努尔在售后服务创新上的一大杰作,开创了中国服装领域的先河。
视点三:为了树品牌, 敢把钱花光。一个拥有竞争力的企业,必须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服装业的利润点,很大程度体现在品牌上。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新郎希努尔集团不遗余力。
视点四:温情管理,稳定员工队伍。“成人一天摄入食盐不能超过6克”,“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加身体锻炼机会”……新郎希努尔集团员工食堂的入口处,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类宣传健康饮食知识的传单小册子。而这,只是公司处处为员工着想的一个小小细节。图书阅览室,上网大厅,健身房,瑜伽室……在新郎希努尔,工人的生活绝不仅是流水线上的重复劳动。以人为本的温情管理,让企业成为大家庭。
视点五:“差不多就等于差远了”。任何企业要想得到持久的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苛求。1995年春,一批西服线缝没有对整齐,一个顾客气愤地把衣服摔到王桂波面前。王桂波立刻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当着大家的面,把价值50多万元的一批服装一把火烧掉。“我决不允许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 这一把大火在员工心中烧出了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的责任意识。从顾客反馈意见调查中发现西服裤子普遍容易磨损后,2003年,新郎希努尔集团创造性地推行“1+2”销售模式,即一套西服配置两条西裤。(资料2012年11月19日《济南日报》第10版)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新郎希努尔成功经验中蕴含着的诸多道理。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0年6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时,重点谈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
结合上述材料和本课时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2010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央确定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8%,并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为此,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指出材料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近20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3~1996年,针对当时的通货膨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调整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2007年,面对投资增长过快等,政府将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2008年11月,针对全球金融风暴,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现针对经济回暖,2010年第一周信贷投放过快过多,央行从1月16日起对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深圳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经济特区应该担负起一种新的历史使命: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向创新型发展,从而为经济的整体转型摸索方向和积累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