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一次大日食奇观。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说,这次日食是1814~2309年500年来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思考并完成问题。当太阳面被圆的黑影遮住(食甚)时,我们不可能观测到太阳的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
①光球层 ②色球层 ③黑子 ④耀斑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日食发生当天,资深天文爱好者钱汝虎说,如果当天下雨了,也可以“听”日全食。这是因为日食发生时( )
①大气中电离层发生扰动 ②产生磁暴 ③产生极光 ④天气、气候变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兰萨罗特岛上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这里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读图回答问题。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符合兰萨罗特岛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岛上多环形的山,黑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B.岛上终年降水稀少,显得异常荒凉 |
C.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且多发海雾 |
D.该岛屿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对该岛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种植技术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
B.深坑利于收集雨水和雾水 |
C.石墙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并起到防风作用 |
D.火山灰土壤矿物质丰富 |
读“北京市人口发展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可知2011-2014年北京市
A.常住人口增速远小于常住外来人口增速 |
B.2013年以后城市中心逐渐衰落 |
C.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协调发展 |
D.2013年后常住外来人口减少 |
2013年以后,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减少的主要原因
A.经济增速回调 |
B.受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
C.北京环境污染严重 |
D.受到当地人们的歧视 |
图A为某地区简图,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 d线为等高线。图B为图4A中湖泊(雨水补给)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问题。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该湖泊可能是咸水湖 |
C.该地区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的珀斯 |
D.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
图中所示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 B.4月 | C.6月 | D.10月 |
读下图,关于京津冀地区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张家口霾平均日数少,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地势高 |
B.山麓地区霾平均日数低于两侧的平原和山地 |
C.张家口、承德地区限制有污染企业的发展,所以空气质量好 |
D.河北能源密集型工业突出是雾霾严重的重要原因 |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如今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从综合指数排名看,珠三角位于第一,长三角紧随其后,而京津冀城市群虽拥有众多独特优势,综合排名垫底。可实际上京津的人均GDP直逼10万元,河北人均GDP只有3万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一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列不属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的是
A.全国政治中心、两大直辖市 | B.智力资源密集 |
C.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D.高度国际化 |
目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拥有众多优势,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后两者,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京津与冀,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
B.京津冀城市群各城之间交通不够“高效便捷” |
C.京津冀主要城市产业联系强度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
D.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城市间恶性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