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问题。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
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面 | D.软流层中部 |
该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大 |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南方 |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
读图,回答问题。 山脉常成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关于图中沿EF线上的山脉两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侧分属两个国家和两个大洲 |
B.具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
C.具有相同的地形类型,但地形特征有所不同 |
D.两侧大河流向不同,但都有凌汛现象 |
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
图示国家是世界四大粮食生产国之一,但有时仍需进口粮食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少 |
B.人多地少 |
C.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
D.水源短缺 |
2009年7月,欧洲南部多国森林火灾频发,尤以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最为严重,结合该图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南部是因为植被的覆盖率南部更高 |
B.西班牙境内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形、海陆位置 |
C.法国地势平坦,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大西洋 |
D.意大利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有关乙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成因来看属于火山岛 |
B.从气候来看受暖流影响较大 |
C.从地形来看以平原为主 |
D.从植被来看以苔原为主 |
读该区域图,回答问题。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各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A.P1、P3 | B.P2、P3 | C.P2、P4 | D.P1、P4 |
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候冷湿 | B.水源不足 | C.光照不足 | D.市场狭小 |
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该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
A.ad | B.ab | C.bd | D.bc |
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乙 | B.甲 | C.丙 | D.丁 |
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气候变暖 | D.酸雨危害 |